詞語分開解釋
箝口 : 1.閉口。謂不言或不敢言。結舌 : 1.不敢講話。2.猶結巴。
箝口結舌是什么意思
閉口不敢發表言論。 國語辭典緊閉嘴巴,舌頭像打結一般,不敢發言。宋.司馬光〈乞改求諫詔書劄子〉:「臣恐天下之士益箝口結舌,非國家之福也?!挂沧鳌妇}口結舌」、「鉗口結舌」。
成語解釋 | 結舌:舌頭轉不動。閉口不說話。形容不敢講話 |
---|---|
成語出處 | 宋·司馬光《乞改求諫詔書札子》:“是詔書始于求諫,而終于拒諫也,臣恐天下之士益箝口結舌,非國家之福也?!?/td> |
常用程度 |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語 |
成語用法 | 作謂語、賓語;指閉口不說 |
成語結構 | 聯合式成語 |
產生年代 | 古代成語 |
成語正音 | |
成語辨形 | |
近義詞 | 鉗口結舌 |
反義詞 | |
成語例子 | 魯迅《書信集·致李秉中》:“國內頗紛紜多事,簡直無從說起,生人箝口結舌,尚虞禍及,讀明末稗史,情形庶幾近之?!?/td> |
成語謎語 |
緊閉嘴巴,舌頭像打結一般,不敢發言。宋.司馬光〈乞改求諫詔書劄子〉:「臣恐天下之士益箝口結舌,非國家之福也?!挂沧鳌妇}口結舌」、「鉗口結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