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分開解釋
愚昧 : 不開通,落后沒有知識:愚昧無知|這里還處于愚昧狀態(tài)。無知 : 1.沒有知覺。2.指失去知覺。3.沒有知識,不明事理。4.指不明事理的人。5.無人知曉。6.猶言沒有匹配。
愚昧無知是什么意思
1.愚蠢蒙昧,沒有知識。 國語辭典愚笨而不明事理。宋.張君房《云笈七簽.卷七○.紅鉛火龍訣》:「為上智之人,明達(dá)而自知,無勞論也。愚昧無知,勉論不及也。」《明史.卷一三七.吳伯宗傳》:「倘愚昧無知,亦聽其所為,不在旌表之例。」
成語解釋 | 非常愚笨;糊涂;又沒有知識。 |
---|---|
成語出處 | 唐 玄奘《大唐西域記》:“自顧寡德,國人推尊,令襲大位,光父之業(yè)。愚昧無知,敢稀圣旨!” |
常用程度 | 常用成語 |
感情色彩 | 貶義成語 |
成語用法 | 聯(lián)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
成語結(jié)構(gòu) | 聯(lián)合式成語 |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成語 |
成語正音 | 愚,不能讀作“yū”。 |
成語辨形 | 昧,不能寫作“味”。 |
近義詞 | 蒙昧無知 、無知無識 |
反義詞 | 大智若愚 、明察秋毫、料事如神 |
成語例子 | 想到這些,不禁令人憬然于天下本無神秘的事物,神秘只是欺騙或者愚昧無知的代名詞而已。(秦牧《天壇幻想錄》) |
成語謎語 |
愚笨而不明事理。宋.張君房《云笈七簽.卷七○.紅鉛火龍訣》:「為上智之人,明達(dá)而自知,無勞論也。愚昧無知,勉論不及也。」《明史.卷一三七.吳伯宗傳》:「倘愚昧無知,亦聽其所為,不在旌表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