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分開解釋
牛口 : 1.見"牛口之下"。2.地名。在河南省滎陽縣西北。唐竇建德被李世民所俘處。牛口之下是什么意思
《史記?商君列傳》:“夫五羖大夫,荊之鄙人也。聞秦繆公之賢而愿望見,行而無資,自粥于秦客,被褐食牛。期年,繆公知之,舉之牛口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秦國莫敢望焉。”
成語解釋 | 《史記·商君列傳》:“夫五羖大夫,荊之鄙人也。聞秦繆公之賢而原望見,行而無資,自粥于秦客,被褐食牛。期年,繆公知之,舉之牛口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秦國莫敢望焉。”《呂氏春秋·舉難》等又載有寧戚飯牛得到齊桓公賞識的事。后以“牛口之下”、“牛口”借指卑下的地 |
---|---|
成語出處 | 《史記·商君列傳》:“夫五羖大夫,荊之鄙人也。聞秦繆公之賢而原望見,行而無資,自粥于秦客,被褐食牛。期年,繆公知之,舉之牛口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秦國莫敢望焉。”《呂氏春秋·舉難》等又載有寧戚飯牛得到齊桓公賞識的事。 |
常用程度 |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語 |
成語用法 | 作賓語;用于書面語 |
成語結構 | 偏正式成語 |
產生年代 | 古代成語 |
成語正音 | |
成語辨形 | |
近義詞 | |
反義詞 | |
成語例子 | 故明君勤于招賢……或舉于牛口之下,而加之于群僚之上;或拔于桎梏之中,而任以社稷之重。★晉·葛洪《抱樸子·名實》 |
成語謎語 |
《史記?商君列傳》:“夫五羖大夫,荊之鄙人也。聞秦繆公之賢而愿望見,行而無資,自粥于秦客,被褐食牛。期年,繆公知之,舉之牛口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秦國莫敢望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