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廉鮮恥是什么意思
厚顏無恥,也缺少廉恥之心
任何國家,任何地方,都有正直無私,急公好義的人,但也不乏寡廉鮮恥之輩。
國語辭典沒有操守,不知廉恥。《明史.卷二○八.余珊傳》:「正德間,士大夫寡廉鮮恥、趨附權門,幸陛下起而作之。」《文選.司馬相如.喻巴蜀檄》:「父兄之教不先,子弟之率不謹;寡廉鮮恥而俗不長厚也。」近恬不知恥反冰清玉潔,大公無私,廉潔奉公,光明磊落
成語解釋 | 寡、鮮:少;廉:廉潔;不貪污;恥:羞愧;羞恥。原指不廉潔;不知恥。現指沒有操守;不知羞恥。 |
---|---|
成語出處 | 漢 司馬相如《喻巴蜀檄》:“寡廉鮮恥,而俗不長厚也。其被刑戮,不亦宜乎?” |
常用程度 | 常用成語 |
感情色彩 | 貶義成語 |
成語用法 | 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
成語結構 | 聯合式成語 |
產生年代 | 古代成語 |
成語正音 | 鮮,不能讀作“xiān”。 |
成語辨形 | 廉,不能寫作“謙”。 |
近義詞 | 鮮廉寡恥 |
反義詞 | 廉潔奉公 |
成語例子 | 只為自己貪財克剝,寡廉鮮恥。(明 東魯古狂生《醉醒石》第七回) |
成語謎語 |
厚顏無恥,也缺少廉恥之心
任何國家,任何地方,都有正直無私,急公好義的人,但也不乏寡廉鮮恥之輩。
國語辭典沒有操守,不知廉恥。《明史.卷二○八.余珊傳》:「正德間,士大夫寡廉鮮恥、趨附權門,幸陛下起而作之。」《文選.司馬相如.喻巴蜀檄》:「父兄之教不先,子弟之率不謹;寡廉鮮恥而俗不長厚也。」近恬不知恥反冰清玉潔,大公無私,廉潔奉公,光明磊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