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分開解釋
周郎 : 1.指三國吳將周瑜。因其年少,故稱。顧曲 : 1.《三國志.吳志.周瑜傳》:"瑜少精意于音樂,雖三爵之后﹐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人謡曰:'曲有誤,周郎顧。'"后遂以"顧曲"為欣賞音樂﹑戲曲之典。
周郎顧曲的網絡解釋
周郎顧曲,中國成語。原指周瑜業于音樂,后泛指通音樂戲曲的人。出自《三國志·吳書·周瑜傳》:“瑜少精意于音樂,雖三爵之后,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有人謠曰:‘曲有誤,周郎顧。’”周郎顧曲早已不僅指對音樂的鑒賞,它即可能是男女間的思慕,甚至代指情郎,也可以惺惺相惜,知音間不以言喻而以音傳的韻事。知音再往后演變,周郎顧曲也成了懷才不遇的代指,曲誤若有人顧,欣逢知音,若無人顧,則是知音難覓了。
據《三國志》記載,周瑜年少時精通音律,即使在喝了三盅酒以后,彈奏者只要有些微的差錯,他都能覺察到,并立即會扭頭去看那個出錯者。由于周郎相貌英俊,酒酣后更是別有一番風姿。彈奏者多為女子,為了博得他多看一眼,往往故意將曲譜彈錯。自魏晉時代之后,“周郎顧曲”常作為典故被各大文豪所引用,常常出現在各類詩歌、戲曲等文學作品中。唐人李端有《聽箏》詩贊道:“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