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分開解釋
斷線 : 1.見"斷線"。風箏 : 一種玩具,在竹篾等做的骨架上糊紙或絹,拉著系在上面的長線,趁著風勢可以放上天空。
斷線風箏是什么意思
像放上天去斷了線的風箏,比喻一去不返,不知去向的人和物
國語辭典比喻一去無音信,消失得無影無蹤。如:「他兒子離家已三年了,卻如同斷線風箏,音訊全無。」也作「斷線鷂子」、「線斷風箏」。
成語解釋 | 比喻一去不返的人或事物 |
---|---|
成語出處 | 清 駱綺蘭《春閨》詩:“何處風箏吹斷線,飄來落在杏花枝。” |
常用程度 | 常用成語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語 |
成語用法 | 偏正式;作賓語;比喻不回來的事物 |
成語結構 | 偏正式成語 |
產生年代 | 近代成語 |
成語正音 | |
成語辨形 | |
近義詞 | 一去不返 |
反義詞 | |
成語例子 | 去了多時,約摸四更天氣,卻似石沉滄海,斷線風箏,不見回來。(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卷二十一) |
成語謎語 |
像放上天去斷了線的風箏,比喻一去不返,不知去向的人和物
國語辭典比喻一去無音信,消失得無影無蹤。如:「他兒子離家已三年了,卻如同斷線風箏,音訊全無。」也作「斷線鷂子」、「線斷風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