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分開解釋
草茅 : 1.亦作"草茆"。亦作"艸茅"。2.雜草。3.草野;民間。多與"朝廷"相對。4.在野未出仕的人;平民。5.比喻鄙陋微賤。6.比喻淺陋微賤的人。生僻成語小百科
祛蠹除奸 驅除禍害,消除奸佞。 »
朝穿暮塞 比喻頻繁地興建房屋。 »
成語解釋 | 草茅:雜草。比喻在野無權的人 |
---|---|
成語出處 | 《儀禮·士相見禮》:“在野則曰草茅之臣。” |
常用程度 | 一般成語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語 |
成語用法 | 作主語、賓語;用于口語 |
成語結構 | 偏正式成語 |
產生年代 | 古代成語 |
成語正音 | |
成語辨形 | |
近義詞 | 平民百姓 |
反義詞 | 達官貴人 、王公大臣 |
成語例子 | |
成語謎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