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足之勢是什么意思
(1) 形勢如同鼎的足,比喻三方對立的形勢
操軍破必北還,如此則 荊吳之勢強,鼎足之勢成矣。——《三國志·諸葛亮傳》
(2) 亦說“鼎足之形
國語辭典比喻三方面分別對立的局勢。晉.孫楚〈為石仲容與孫皓書〉:「自謂三分鼎足之勢,可與泰山共相終始。」《三國演義.第一一回》:「吾欲屯兵濮陽,以成鼎足之勢。」
鼎足之勢的網(wǎng)絡解釋
鼎足之勢,漢語成語,
拼音:dǐng zú zhī shì,
釋義為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局面,
源于《史記·淮陰侯列傳》。
生僻成語小百科
虎瘦雄心在 比喻人窮志不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