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浮于食是什么意思
浮:超過。典出《禮記·坊記》:“故君子與其使食浮于人也,寧使人浮于食。”原謂人的才能超過所得的俸祿。后用以比喻人員多而事情或工作少。亦作“人浮于事”
國語辭典人的才干超過所得的俸祿。語出《禮記.坊記》:「故君子與其使食浮于人也,寧使人浮于食。」后用以比喻人多事少。也作「人浮于事」。
成語解釋 | 浮:超過,多余。食:指俸祿。原指人的才能超過所得的俸祿。后比喻人員太多超過了工作的需要。亦作“人浮于事”。 |
---|---|
成語出處 | 西漢·戴圣《禮記·坊記》:“故君子與其使食浮于人也,寧使人浮于食。” |
常用程度 | 常用成語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語 |
成語用法 | 作謂語、定語、賓語;指人多事少 |
成語結構 | 主謂式成語 |
產生年代 | 古代成語 |
成語正音 | |
成語辨形 | |
近義詞 | 人浮于事 |
反義詞 | 人盡其才 |
成語例子 | |
成語謎語 |
浮:超過。典出《禮記·坊記》:“故君子與其使食浮于人也,寧使人浮于食。”原謂人的才能超過所得的俸祿。后用以比喻人員多而事情或工作少。亦作“人浮于事”
國語辭典人的才干超過所得的俸祿。語出《禮記.坊記》:「故君子與其使食浮于人也,寧使人浮于食。」后用以比喻人多事少。也作「人浮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