靡靡之音是什么意思
指柔弱、頹靡的音樂。
國語辭典靡靡,頹廢淫蕩。靡靡之音是指商紂時頹廢淫蕩、使人沉溺享樂而忽略國事,進而導致亡國之樂曲。見《韓非子.十過》。《聊齋志異.卷四.羅剎海市》:「馬即起舞,亦效白錦纏頭,作靡靡之音。」后指令人頹廢、喪志的音樂。如:「常聽靡靡之音,會讓人放縱或意志消沉。」也作「糜糜之音」、「靡靡之樂」。近濮上之音,鄭衛之音
德語 Schlager, Schnulze, kitschig-sentimentales Lied (S, Mus)?
成語解釋 | 靡靡:頹廢萎靡。使人萎靡、頹唐的聲音。形容頹廢、萎靡或淫蕩的音樂。 |
---|---|
成語出處 | 先秦 韓非《韓非子 十過》:“師曠曰:‘此師延之所作,與紂為靡靡之樂也。’” |
常用程度 | 常用成語 |
感情色彩 | 貶義成語 |
成語用法 | 偏正式;作主語、賓語;含貶義 |
成語結構 | 偏正式成語 |
產生年代 | 古代成語 |
成語正音 | 靡,不能讀作“mí”。 |
成語辨形 | 靡,不能寫作“摩”。 |
近義詞 | 亡國之音 |
反義詞 | 鈞天廣樂 |
成語例子 | 從此以后,以管弦的情緒代替了鼓的情緒,結果都是“靡靡之音”。(聞一多《時代的歌手》) |
成語謎語 |
指柔弱、頹靡的音樂。
國語辭典靡靡,頹廢淫蕩。靡靡之音是指商紂時頹廢淫蕩、使人沉溺享樂而忽略國事,進而導致亡國之樂曲。見《韓非子.十過》。《聊齋志異.卷四.羅剎海市》:「馬即起舞,亦效白錦纏頭,作靡靡之音。」后指令人頹廢、喪志的音樂。如:「常聽靡靡之音,會讓人放縱或意志消沉。」也作「糜糜之音」、「靡靡之樂」。近濮上之音,鄭衛之音
德語 Schlager, Schnulze, kitschig-sentimentales Lied (S, M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