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睜口呆是什么意思
兩眼睜大,張口結舌。形容受驚而發愣的樣子。亦作“目定口呆”
國語辭典受到意外驚嚇,致神態驚呆。《京本通俗小說.西山一窟鬼》:「嚇得吳教授目睜口呆,罔知所措。」《喻世明言.卷二四.楊思溫燕山逢故人》:「思厚一見,神魂散亂,目睜口呆。」也作「目瞪口呆」、「目定口呆」。
成語解釋 | 亦作“目瞪口呆”。 |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八十五回:“四方混殺,人人束手,個個歸心。定安國舅氣的目睜口呆,罔知所措。與眾等侍郎束手被擒。” |
常用程度 | 常用成語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語 |
成語用法 | 作謂語、狀語;指吃驚 |
成語結構 | 聯合式成語 |
產生年代 | 古代成語 |
成語正音 | |
成語辨形 | |
近義詞 | 目定口呆 、目瞪口呆 |
反義詞 | 鎮定自若 |
成語例子 | 眾人看了,驚得目睜口呆,伸了舌頭,收不進來。★《初刻拍案驚奇》卷一 |
成語謎語 |
兩眼睜大,張口結舌。形容受驚而發愣的樣子。亦作“目定口呆”
國語辭典受到意外驚嚇,致神態驚呆。《京本通俗小說.西山一窟鬼》:「嚇得吳教授目睜口呆,罔知所措。」《喻世明言.卷二四.楊思溫燕山逢故人》:「思厚一見,神魂散亂,目睜口呆。」也作「目瞪口呆」、「目定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