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分開解釋
宵旰 : 1.見"宵衣旰食"。2.借指帝王。3.猶日夜。憂勞 : 1.憂患勞苦;憂慮勞苦。
宵旰憂勞是什么意思
(1) 天不亮就起來,天晚了才進食,辛勤操勞。形容勤于政務
若不去嵩父子,陛下雖宵旰憂勞,邊事終不可為也。——《明史·吳時來傳》
(2) 亦作“宵旰焦勞”
國語辭典宵衣旰食,極為辛苦。比喻為國事憂勞。《明史.卷二一○.吳時來傳》:「若不去嵩父子,陛下雖宵旰憂勞,邊事終不可為也。」也作「宵旰焦勞」。
宵旰憂勞的網絡解釋
宵旰憂勞,是出自《明史·吳時來傳》的成語。
成語解釋 | 宵衣旰食,非常勞苦。形容勤于政事。亦作“宵旰焦勞”、“宵旰憂勤”。 |
---|---|
成語出處 | 《明史 吳時來傳》:“若不去嵩父子,陛下雖宵旰憂勞,邊事終不可為也。” |
常用程度 | 常用成語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語 |
成語用法 | 作謂語;指勤于政務 |
成語結構 | 偏正式成語 |
產生年代 | 古代成語 |
成語正音 | |
成語辨形 | |
近義詞 | 宵旰焦勞 、宵旰憂勤 |
反義詞 | |
成語例子 | |
成語謎語 |
(1) 天不亮就起來,天晚了才進食,辛勤操勞。形容勤于政務
若不去嵩父子,陛下雖宵旰憂勞,邊事終不可為也。——《明史·吳時來傳》
(2) 亦作“宵旰焦勞”
國語辭典宵衣旰食,極為辛苦。比喻為國事憂勞。《明史.卷二一○.吳時來傳》:「若不去嵩父子,陛下雖宵旰憂勞,邊事終不可為也。」也作「宵旰焦勞」。
宵旰憂勞,是出自《明史·吳時來傳》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