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塞頓開是什么意思
比喻人心有所蔽塞,經人指引而豁然醒悟
國語辭典比喻馬上開悟,忽然明白。《西游記.第六四回》:「我身無力,我腹無才,得三公之教,茅塞頓開。」《金瓶梅.第六二回》:「當時被伯爵一席話,說的西門慶心地透澈,茅塞頓開。」
茅塞頓開的網絡解釋
茅塞頓開是一個漢語成語,原意為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著,現在忽然被打開了。現在形容閉塞的思路,由于得到了某種事物的啟發,忽然想通了。
成語解釋 | 茅:茅草;塞:堵塞。茅草塞路;突然開通了。形容原來心里好像被茅草堵塞著;現在一下開竅了。比喻立刻理解明白。 |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閑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
常用程度 | 常用成語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語 |
成語用法 |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
成語結構 | 主謂式成語 |
產生年代 | 古代成語 |
成語正音 | 塞,不能讀作“sài”。 |
成語辨形 | 茅,不能寫作“矛”。 |
近義詞 | 恍然大悟 |
反義詞 | 冥頑不靈 |
成語例子 | 聽君一席話,令我茅塞頓開。 |
成語謎語 | 恍然大悟 |
比喻人心有所蔽塞,經人指引而豁然醒悟
國語辭典比喻馬上開悟,忽然明白。《西游記.第六四回》:「我身無力,我腹無才,得三公之教,茅塞頓開。」《金瓶梅.第六二回》:「當時被伯爵一席話,說的西門慶心地透澈,茅塞頓開。」
茅塞頓開是一個漢語成語,原意為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著,現在忽然被打開了。現在形容閉塞的思路,由于得到了某種事物的啟發,忽然想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