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分開解釋
麥秀 : 1.指麥子秀發(fā)而未實(shí)。《史記.宋微子世家》﹕"箕子朝周﹐過故殷虛﹐感宮室毀壞﹐生禾黍﹐箕子傷之﹐欲哭則不可﹐欲泣為其近婦人﹐乃作《麥秀之詩》以歌詠之。其詩曰﹕'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彼狡徸兮﹐不與我好兮!'"唐杜甫《行次古城店泛江作不揆鄙拙奉呈江陵幕府諸公》﹕"白屋花開里﹐弧城麥秀邊。"郭沫若《女神.棠棣之花》﹕"一望田疇半皆荒蕪﹐間有麥秀青青者。"后常以箕子的《麥秀之詩》為感嘆家國破亡之痛的典實(shí)。兩歧 : 〈書〉(兩種意見、方法)不統(tǒng)一:辦法應(yīng)該劃一,不能~。
麥秀兩歧是什么意思
亦作“麥秀兩岐”。
一株麥子長(zhǎng)出兩個(gè)穗子。為豐收之兆,多用來稱頌吏治成績(jī)卓著。
唐教坊曲名。
國語辭典麥結(jié)雙穗。為豐年的吉兆。《宋史.卷六四.五行志.火志下》:「閏六月,資州麥秀兩歧。」也作「麥穗兩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