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分開解釋
忘私 : 1.不關心自己的得失,無私心。憂公忘私是什么意思
關心公益,不顧私利。 國語辭典一心憂勞國事,不顧及私利。《魏書.卷七五.尒朱兆等傳.史臣曰》:「若使布德行義,憂公忘私,唇齒相依,同心協力,則磐石之固,未可圖也。」宋.司馬光〈遠謀〉:「上自公卿,下及斗食,自非憂公忘私之人,大抵多懷茍且之計。」也作「憂公無私」。
生僻成語小百科
國不堪貳 國家受不了兩屬情況的存在。 »
成語解釋 | 關心公益,不顧私利。 |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魏志·杜恕傳》:“憂公忘私者必不然,但先公后私即自辦也。” |
常用程度 | 一般成語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語 |
成語用法 | 作謂語、定語;用于處事 |
成語結構 | 聯合式成語 |
產生年代 | 古代成語 |
成語正音 | |
成語辨形 | |
近義詞 | 大公無私 |
反義詞 | 假公濟私 |
成語例子 | 宋·司馬光《上體要疏》:“陛下茍能精選曉知錢谷、憂公忘私之人,以為三司使、副判官、諸路轉運使,各使久于其任……何患財利之不豐哉!” |
成語謎語 |
一心憂勞國事,不顧及私利。《魏書.卷七五.尒朱兆等傳.史臣曰》:「若使布德行義,憂公忘私,唇齒相依,同心協力,則磐石之固,未可圖也。」宋.司馬光〈遠謀〉:「上自公卿,下及斗食,自非憂公忘私之人,大抵多懷茍且之計。」也作「憂公無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