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賊為子是什么意思
1.比喻錯認妄想為真實。 國語辭典把盜賊當作兒子。比喻視妄想為真實。《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卷一》:「此是前塵虛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無始至于今生,認賊為子,失汝元常。」《大方廣修多羅了義經(jīng).卷下》:「譬如有人,認賊為子,其家財寶,終不成就。」
成語解釋 | 佛家語,比喻錯將妄想認為真實。 |
---|---|
成語出處 | 《大方廣園覺修多羅經(jīng)》:“譬如有人,認賊為子,其家財寶終不成就。” |
常用程度 | 常用成語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語 |
成語用法 | 作謂語、賓語;指把壞人當作親人 |
成語結(jié)構(gòu) | 動賓式成語 |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成語 |
成語正音 | |
成語辨形 | |
近義詞 | 認賊作子 |
反義詞 | |
成語例子 | 宋·朱熹《寄陳同甫書》:“以斷千古之是非,宜指鐵為金,認賊為子,而不自知其非也。” |
成語謎語 |
把盜賊當作兒子。比喻視妄想為真實。《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卷一》:「此是前塵虛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無始至于今生,認賊為子,失汝元常。」《大方廣修多羅了義經(jīng).卷下》:「譬如有人,認賊為子,其家財寶,終不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