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分開解釋
中書 : 1.皇宮中的藏書。亦特指宮中記事的書。2.官名。中書令的省稱。漢設中書令,掌傳宣詔令,以宦者為之,后多任用名望之士。《漢書.蕭望之傳》:"望之以為中書政本,宜以賢明之選。"晉庾亮《讓中書令表》:"國恩不已,復以臣領中書。"隋唐以中書令﹑侍中﹑尚書令共議國政﹐俱為宰相﹐后因以中書稱宰相。3.官名。中書舍人的省稱。隋﹑唐時為中書省的屬官。明清廢中書省,于內閣設中書舍人,掌撰擬﹑繕寫之事。4.官署名。唐代的中書省﹑宋代的政事堂,亦直稱為"中書"。5.毛筆的別稱,"中書君"的省稱。君 : 君jūn封建時代指帝王、諸侯等:君主。君子(a.舊指貴族、統治者及其代言人;b.指品行好的人, 詳細>>
中書君是什么意思
唐·韓愈作寓言《毛穎傳》,稱毛筆為毛穎。言穎居中山為蒙恬所獲,獻于秦皇,秦皇封之于管城,號管城子,“累拜中書令,與上益狎,上嘗呼為中書君”。后因以“中書君”為毛筆的別稱。
國語辭典唐韓愈《毛穎傳》的虛構人物。毛穎居中山為蒙恬所擒,獻于秦皇,秦皇封之于管城,后累拜為中書令,與上親狎,上呼之為「中書君」。見唐.韓愈《毛穎傳》。后用來指毛筆。宋.蘇軾〈自笑〉詩:「多謝中書君,伴我此幽棲。」《幼學瓊林.卷三.宮室類》:「管城子、中書君,悉為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