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分開解釋
月旦 : 1.指舊歷每月初一。2.指月旦評。春秋 : ①年歲;光陰:苦度春秋|他在講臺上耕耘了四十個春秋。②泛指歷史:甘灑熱血寫春秋。③時代名。因魯國編年史《春秋》得名。一般指前770年-前476年這個時期。④儒家經典之一。編年體春秋史。相傳由孔子據魯國史官所編《春秋》加以整理修訂而成,記載自公元前722年至前481年共二百四十二年間的史事,是中國最早的編年體史書。⑤古代史書的通稱。
月旦春秋的網絡解釋
典源
《后漢書》卷六十八〈郭符許列傳·許劭〉
劭邑人李逵,壯直有高氣,劭初善之,而后為隙,又與從兄靖不睦,時議以此少之。初,劭與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論鄉黨人物,每月輒更其品題,故汝南俗有“月旦評”焉。 司空楊彪辟,舉方正、敦樸,征,皆不就?;騽褊渴?,對曰:“方今小人道長,王室將亂,吾欲避地淮海,以全老幼。”乃南到廣陵。徐州刺史陶謙禮之甚厚。劭不自安,告其徒曰:“陶恭祖外慕聲名,內非真正。待吾雖厚,其勢必薄。不如去之?!彼鞆屯稉P州刺史劉繇于曲阿。其后陶謙果捕諸寓士。乃孫策平吳,劭與繇南奔豫章而卒。時年四十六。 兄虔亦知名,汝南人稱平輿淵有二龍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