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腳捏手是什么意思
同"捏手捏腳"。 國語辭典放輕手腳走路,動作小心翼翼的樣子。《水滸傳.第二一回》:「唐牛兒捏腳捏手,上到樓上。」《醒世恒言.卷一三.勘皮靴單證二郎神》:「分付已畢,太尉便同一人過去,捏腳捏手,輕輕走到韓夫人窗前。」也作「躡手躡腳」。
成語解釋 | 放輕手腳走路,動作小心翼翼的樣子。 |
---|---|
成語出處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十一回:“唐牛兒捏腳捏手,上到樓上。”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卷十三:“分付已畢,太尉便同一人過去,捏腳捏手,輕輕走到韓夫人窗前。” |
常用程度 | 一般成語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語 |
成語用法 | 作謂語、狀語;指走路小心 |
成語結構 | 聯合式成語 |
產生年代 | 古代成語 |
成語正音 | |
成語辨形 | |
近義詞 | 捏手捏腳 、躡手躡腳 |
反義詞 | |
成語例子 | |
成語謎語 |
放輕手腳走路,動作小心翼翼的樣子。《水滸傳.第二一回》:「唐牛兒捏腳捏手,上到樓上。」《醒世恒言.卷一三.勘皮靴單證二郎神》:「分付已畢,太尉便同一人過去,捏腳捏手,輕輕走到韓夫人窗前。」也作「躡手躡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