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分開解釋
鵠形 : 1.枯瘦貌。鳥面鵠形是什么意思
形容面容枯瘦。 國語辭典面如鳥般憔悴,身如鵠般瘦削無肉。形容人形貌疲憊而瘦削,面容憔悴。《資治通鑒.卷一六三.梁紀(jì)十九.簡文帝大寶元年》:「富室無食,皆鳥面鵠形,衣羅綺,懷珠玉,俯伏床帷,待命聽終。」也作「鵠面鳥形」、「鵠面鳩形」、「鳩形鵠面」。
成語解釋 | 形容由于饑餓而身體軟弱,面容枯瘦。 |
---|---|
成語出處 | 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 梁簡文帝大寶元年》:“死者蔽野。富室無食,皆鳥面鵠形。” |
常用程度 |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語 |
成語用法 | 聯(lián)合式;作定語;含貶義 |
成語結(jié)構(gòu) | 聯(lián)合式成語 |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成語 |
成語正音 | |
成語辨形 | |
近義詞 | 面黃肌瘦 |
反義詞 | |
成語例子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44回:“可憐個個衣不蔽體,餓得鳥面鵠形。” |
成語謎語 |
面如鳥般憔悴,身如鵠般瘦削無肉。形容人形貌疲憊而瘦削,面容憔悴。《資治通鑒.卷一六三.梁紀(jì)十九.簡文帝大寶元年》:「富室無食,皆鳥面鵠形,衣羅綺,懷珠玉,俯伏床帷,待命聽終。」也作「鵠面鳥形」、「鵠面鳩形」、「鳩形鵠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