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分開解釋
裝聾 : 1.裝作聾子。謂假裝聽不見。裝聾作啞是什么意思
故意裝成什么都不知道
國語辭典故意不聞不問,假裝不知道。《醒世恒言.卷一七.張孝基陳留認舅》:「那先生一來見他不像個讀書之人,二來見他老官兒也不像認真要兒讀書的,三來又貪著些小利,總然有些知覺,也裝聾作啞,只當不知,不去拘管他。」《醒世姻緣傳.第七三回》:「人勢眾大,只好裝聾作啞,你敢向那一個說話?」也作「裝聾裝啞」。
成語解釋 | 假裝耳聾口啞。形容故意不理睬;裝做不知或不懂;或故意置身事外。也作“裝聾做啞”。 |
---|---|
成語出處 | 元 馬致遠《青衫淚》第四折:“可怎生裝聾作啞?” |
常用程度 | 常用成語 |
感情色彩 | 貶義成語 |
成語用法 | 聯合式;作謂語、賓語、狀語;含貶義 |
成語結構 | 聯合式成語 |
產生年代 | 古代成語 |
成語正音 | |
成語辨形 | 聾,不能寫作“朧”。 |
近義詞 | 不聞不問 、裝模作樣 、矯柔造作 |
反義詞 | 振聾發聵 |
成語例子 | 魯迅《三閑集 在鐘樓上》:“于是只好襲用仙傳的古法,裝聾作啞,置之不問不聞之列。” |
成語謎語 | 啞劇 |
故意裝成什么都不知道
國語辭典故意不聞不問,假裝不知道。《醒世恒言.卷一七.張孝基陳留認舅》:「那先生一來見他不像個讀書之人,二來見他老官兒也不像認真要兒讀書的,三來又貪著些小利,總然有些知覺,也裝聾作啞,只當不知,不去拘管他。」《醒世姻緣傳.第七三回》:「人勢眾大,只好裝聾作啞,你敢向那一個說話?」也作「裝聾裝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