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下之盟是什么意思
敵軍到了城下,抵抗不了,被迫簽訂的條約
國語辭典敵國軍隊兵臨城下,抵擋不住,被迫與敵人簽訂和約。語出《左傳.桓公十二年》:「大敗之,為城下之盟而還?!购笥靡员扔鲬饠∏囊馑?。唐.楊炎〈大唐河西平北圣德頌.序〉:「二月乙丑,皇帝以五命之服詔太仆崔偁總中權,專上將,誓軍前之士,卻城下之盟。」《東周列國志.第五五回》:「君民效死,與城俱碎,豈肯為城下之盟哉?」
城下之盟的網絡解釋
城下之盟,成語,讀作chéng xià zhī méng,意思是在敵人的武力威脅下,被迫簽訂的屈辱性盟約,出自 《左傳·桓公十二年》。
生僻成語小百科
貴不期驕 謂顯貴的人盡管不希望自己染上驕恣專橫的習氣,但它仍然在不知不覺中滋長起來了。語本《書·周官》:“位不期驕,祿不期侈?!笨讉鳎骸百F不與驕期,而驕自至;富不與侈期,而侈自來,驕侈以行己,所以速亡?!?»
虎瘦雄心在 比喻人窮志不窮 »
逖聽遐視 謂視聽范圍很遠很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