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分開解釋
席地 : 原指席子鋪在地上供坐臥。后泛指在地上坐臥:席地依墻而坐。席地而坐是什么意思
古人習慣在地上鋪席,坐在席上。后泛指坐在地上
東坡命家人取酒,與 陳季常就落花之下,席地而坐。——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
國語辭典古人鋪席于地以為坐臥。后指就地坐下。《舊五代史.卷一三二.周書.世襲傳一.李茂貞傳》:「但御軍整眾,都無紀律,當食則造庖廚,往往席地而坐。」《文明小史.第三五回》:「有上,帶來的白蘭地酒,慕政取出兩瓶開了,大家席地而坐,一氣飲盡。」
法語 (expr. idiom.)? s'asseoir sur le sol
生僻成語小百科
守經(jīng)達權(quán) 經(jīng):正道,原則;權(quán):權(quán)宜,變通。形容堅持原則而能變通、不固執(zhí)。 »
虎瘦雄心在 比喻人窮志不窮 »
晝警暮巡 白天黑夜警戒。比喻防范嚴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