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紙貴是什么意思
比喻著作廣泛流傳,風行一時。源于晉代,左思《三都賦》寫成后,豪貴人家競相抄寫,抄寫的人很多,洛陽的紙都因此漲價了
人話洛陽紙貴,誰知今日鬧到 長安扇貴。—— 清· 李汝珍《鏡花緣》
國語辭典晉代左思寫成〈三都賦〉后,時人競相傳寫,使洛陽的紙價上漲而昂貴。典出《晉書.卷九二.文苑傳.左思傳》。后比喻著作風行一時,流傳甚廣。《孽海花.第二回》:「即如寫字的莫友芝,畫畫的湯塤伯,非不洛陽紙貴,名震一時,總嫌帶著江湖氣。」
洛陽紙貴的網絡解釋
洛陽紙貴(luò yáng zhǐ guì),成語,原指西晉都城洛陽之紙,因大家爭相傳抄左思的作品《三都賦》,以至一時供不應求,貨缺而貴。后喻作品為世所重,風行一時,流傳甚廣。出自《晉書·左思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