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分開解釋
飛蛾 : 1.蛾子。有趨光的習性。飛蛾撲火是什么意思
見"飛蛾投火"。 國語辭典比喻自尋死路、自取滅亡。元.楊顯之《瀟湘雨.第二折》:「他走了我一向尋他不著,他今日自來投到,豈不是飛蛾撲火,自討死吃的。」也作「飛蛾赴火」。
生僻成語小百科
朝穿暮塞 比喻頻繁地興建房屋。 »
成語解釋 | 蛾:像蝴蝶似的昆蟲。飛蛾撲到火上。比喻自尋死路;自取滅亡。 |
---|---|
成語出處 | 《梁書 到溉傳》:“如飛蛾之赴火,豈焚身之可吝。” |
常用程度 | 常用成語 |
感情色彩 | 貶義成語 |
成語用法 | 動賓式;作謂語、狀語、定語;含貶義 |
成語結構 | 主謂式成語 |
產生年代 | 古代成語 |
成語正音 | 蛾,不能讀作“né”。 |
成語辨形 | 撲,不能寫作“捕”。 |
近義詞 | 飛蛾赴火 、自取滅亡 |
反義詞 | |
成語例子 | 他今日自來投到,豈不是飛蛾撲火,自討死吃的。★元·楊顯之《瀟湘雨》第二折 |
成語謎語 | 燈光滅蟲 |
比喻自尋死路、自取滅亡。元.楊顯之《瀟湘雨.第二折》:「他走了我一向尋他不著,他今日自來投到,豈不是飛蛾撲火,自討死吃的。」也作「飛蛾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