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分開解釋
臧否 : ①好壞;得失:未知臧否。②批評;褒貶:臧否人物|陟罰臧否,不宜異同。人物 : 文藝作品中所描繪的人物形象。是作品內(nèi)容的重要因素,也是組成藝術形象的主體。文藝作品大多通過人物和人物的活動來反映現(xiàn)實生活。
臧否人物的網(wǎng)絡解釋
臧否人物是一個漢語成語,意思是指評論人物好壞,出自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諸葛亮《出師表》。
成語解釋 | 臧否:褒貶。評論人物好壞。 |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德行》:“晉文王稱阮嗣宗至慎,每與之言,未嘗臧否人物。” |
常用程度 |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語 |
成語用法 | 動賓式;作謂語、賓語;指評論人物好壞 |
成語結構 | 動賓式成語 |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成語 |
成語正音 | |
成語辨形 | |
近義詞 | 月旦春秋 |
反義詞 | |
成語例子 | 語言運用的微妙之處,使臧否人物也同樣出現(xiàn)了秉的局面。 |
成語謎語 |
臧否人物是一個漢語成語,意思是指評論人物好壞,出自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諸葛亮《出師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