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分開解釋
百五 : 1.寒食日。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故名。宋程先《鎖窗寒.有感》詞﹕"嘆嘉會難逢﹐少年幾許?紛紛沸鼎﹐負了青陽百五。"元張國賓《薛仁貴》第二折﹕"今日正百五寒食﹐上墳的都是同鄉共里。"清納蘭性德《秋千索.淥水亭春望》詞之一﹕"悠揚撲盡風前絮﹐又百五﹐韶光難住。"一說﹐寒食日在冬至后的一百零六天﹐故稱"百六"。參見"一百五日"﹑"百六"。二 : 二èr數名:一加一(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貳”代)。雙,比:獨一無二。兩樣,別的:二話。? 詳細>>
二百五是什么意思
俗語。常指傻頭傻腦,不很懂事,而又倔強莽撞的人
國語辭典頭腦簡單或行事鹵莽的人。如:「你這樣做事,簡直是二百五!」
法語 idiot, personne stupide, qqn à qui il manque une case
二百五的網絡解釋
二百五 是指傻頭傻腦,不很懂事而又倔強莽撞的人。 用法: 作主語、賓語、定語;在各地的口語中都有出現。需要特別強調的是:二百五用于口語調侃,但絕非粗口或者罵人的話。 半瓶醋。出自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83回:“原來他是一個江南不第秀才,捐了個二百五的同知,在外面瞎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