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愎自用 愎:任性;剛愎:強(qiáng)硬回執(zhí);自用:自以為是。十分固執(zhí)自信,不考慮別人的意見。
獨(dú)斷專行 行事專斷,不考慮別人的意見。形容作風(fēng)不民主。
固執(zhí)己見 頑固地堅(jiān)持自己的意見,不肯改變。
怙惡不悛 怙:依靠,依仗;悛:改過,悔改。堅(jiān)持作惡,不肯悔改。
一意孤行 指不接受別人的勸告,頑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觀想法去做。
拒諫飾非
從:聽從;善:好的,正確的;如流:好象流水向下,形容迅速。形容能迅速地接受別人的好意見。
楚師之還也, 晉侵 沈,獲 沈子 揖,初從 知、 范、 韓也。君子曰:“從善如流,宜哉!”——《左傳·成公八年》
亦作“ 從善若流 ”。
聽從正確的意見如水之從高處流下那樣地迅速和順當(dāng)。《左傳·成公八年》:“ 楚 師之還也, 晉 侵 沉 ,獲 沉子 揖初 ,從 知 、 范 、 韓 也。君子曰:‘從善如流,宜哉!’” 杜預(yù) 注:“ 欒書 從 知莊子 、 范文子 、 韓獻(xiàn)子 之言,不與 楚 戰(zhàn),自是常從其謀,師出有功,故《傳》善之。如流,喻速。”《新唐書·張玄素傳》:“從善若流,尚恐不逮,飾非拒諫,禍可既乎?” 明 方孝孺 《答林子山》:“今天下俗異於古,朋友之義,惟以過相諛譽(yù)為知愛,謬為恭敬為盡禮,切磨箴規(guī)之益蔑然不聞,或少施之又飾詞而曲拒,無古人從善如流之風(fēng)。” 魯迅 《華蓋集續(xù)編·馬上日記》:“他也立刻懂得,將五分錢讓去,真是‘從善如流’,有正人君子的風(fēng)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