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糙 ①毛糙,不精細:木質粗糙。 ②(行為)馬虎,不細致:辦事粗糙|做工粗糙。 ③粗暴:只因性子粗糙,人緣不好。
粗略 1.粗糙簡陋。 2.不精致;不精確。
粗疏 疏忽,不細致:工作粗疏,難免有闕漏。
魯莽 粗疏,莽撞:要瞻前顧后,不能有絲毫魯莽。
疏忽 忽略;不留心:難免疏忽之咎|因自己的疏忽而在眼皮底下放過了壞人。
粗忽
粗陋 粗劣;簡陋:住宅的寒傖,墻壁的黯淡,家具的破舊,衣料的粗陋,都使她苦惱。
粗獷 粗壯豪放:性格粗獷|作品風格粗獷。
①精密細致:這一座象牙雕像,手工十分~ㄧ他遇事冷靜,考慮問題特別~。
②精明細心:為人~。
帶蜘蛛網狀的精細網織品
(1).《論語·鄉黨》:“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后謂服食精美為精細。《三國志·吳志·是儀傳》:“服不精細,食不重膳,拯贍貧困,家無儲畜。”《南史·齊紀上·高帝》:“穀中精細者,稻也。” 宋 吳自牧 《夢粱錄·天曉諸人出市》:“六部前丁香餛飩,此味精細尤佳。”
(2).精密細致。 南朝 梁元帝 《金樓子·聚書》:“書極精細。” 宋 趙昇 《朝野類要·舉業》:“若武舉人召試閤職,則為舍人,所試文字,尤精細於常制。” 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小秦淮錄》:“﹝ 黃秀才 文暘 ﹞為《古今通考》六卷,辨“安陽”、“平陽”為 戰國 錢,識“神農錢”為倒文,皆極精細。” 魯迅 《三閑集·文藝與革命》:“他們也許只顧到藝術的精細微妙,并沒想到如何激動民眾。”
(3).精明能干。 元 關漢卿 《裴度還帶》第二折:“他顯耀些飽暖衣食,賣弄些精細伶俐。” 明 高明 《琵琶記·兩賢相遘》:“怎生得精細婦人,與他使喚方好。”《老殘游記》第十八回:“這里 白公 對 王子謹 道:‘貴縣差人有精細點的嗎?’”
(4).細心;仔細。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造神麴并酒》:“造酒法……冷煖之法,悉如常釀,要在精細也。”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下:“我亦近年體貼出來如此分明,初猶疑只依他恐有不足,精細看無些小欠闕。”《紅樓夢》第九十回:“你還精細些,少不得多分點心兒,嚴緊嚴緊他們才好。” 魯迅 《書信集·致王志之》:“因此,看文章也不能精細,所以你的小說,也只能大略一看,難以靜心校讀,有所批評了。”
(5).清醒;蘇醒。 元 無名氏 《碧桃花》第二折:“一會家覺精細,一會家又覺昏迷,害的你病懨懨無些箇氣力。” 元 無名氏 《劉弘嫁婢》楔子:“大嫂,我那里喫的粥湯,趁我這一回兒精細,分付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