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弱 1.軟弱,不剛強。 2.柔軟,不堅硬。 3.謂柔和謙順。
孱弱 ①瘦弱;衰弱:身體孱弱|生服靈藥后,精神頓好,絕不似曩時孱弱。 ②膽小怕事;軟弱無能:性情孱弱|顧惟孱弱者,正直當不虧|今不痛加懲治,彼以為我輩孱弱,必源源而來矣。
纖弱 細小而柔弱;不粗壯:纖弱的身軀|纖弱的柳枝。
瘦弱 1.肌肉不豐滿﹐虛弱無力。
弱小 1.力量單薄,地域狹小。亦指弱小者。 2.指孩子,小孩。 3.力量弱和年齡小。 4.指代婦幼。 5.幼小,稚嫩。
軟弱 1.亦作"軟弱"。 2.缺乏力氣;不堅強。
衰老 生物體或生物體的一部分趨向自然死亡的現象。
虛弱 1.空虛薄弱。 2.身體不結實﹐疲弱無力。
衰弱 ①身體精力、機能等減退:身體衰弱|神經衰落|心臟衰弱。 ②事物由強變弱:敵人的攻勢已經衰弱。
單薄 ①(穿著的衣服)少而薄;不厚實:穿得太單薄,當心著涼。 ②力量薄弱:水像山一樣壓過來,單薄的防波堤終于被水沖垮了。也指身體瘦弱:單薄的身子經不起風雪的摧殘。
瘦削 瘦損;瘦:腰圍日益瘦削|瘦削的臉龐。
羸弱 〈書〉瘦弱。
1.亦作"強壯"。
2.中年﹑壯年。
3.壯健有力。
4.指勢力強盛。
5.宋代鄉兵名。
(1) [strong;sturdy]∶壯健有力
強壯的人
(2) ∶勢力強盛
大臣強壯,若天上有雷。——《左傳》注
(3) ∶中年;壯年
亦作“彊壯”。
1.中年、壯年。《禮記·曲禮上》:“人生十年曰幼,學;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壯,有室;四十曰強,而仕。”《漢書·蘇武傳》:“ 武 留 匈奴 凡十九歲,始以彊壯出,及還,須髮盡白。” 南朝 陳 徐陵 《讓左仆射初表》:“臣聞七十之歲 揚雄 擬經,六十之年 平津 對策,若斯強壯無嘆,耆老臣勵,則胄華軒冕,才允卿相,出納流譽,朝野其瞻。”
(2).壯健有力。 宋 葉夢得 《避暑錄話》卷上:“ 林彥振 平日充實,飲噉兼人,居 吳下 ,每以強壯自夸。” 明 唐順之 《鳳陽等處災傷疏》:“今值隆冬,雖草木亦無可食,強壯者則相聚為盜,老弱者則棄賣妻孥。”《紅樓夢》第二六回:“話説 寳玉 養過了三十三天之后,不但身體強壯,亦且連臉上瘡痕平復,仍回 大觀園 去。” 浩然 《艷陽天》第一○二章:“因為勞動,給他磨煉出一副強壯的體魄。” 柳青 《創業史》第一部第八章:“這個轅牛一般強壯的小伙子,拉著 生寶 的一只胳膊走了。”
(3).指勢力強盛。《左傳·昭公三十二年》“雷乘《乾》曰《大壯》” 晉 杜預 注:“《乾》為天子,《震》為諸侯,而在《乾》上。君臣易位,猶大臣強壯,若天上有雷。”《史記·趙世家》:“ 李兌 謂 肥義 曰:‘ 公子章 彊壯而志驕,黨眾而欲大,殆有私乎?’”
(4). 宋 代鄉兵名。《宋史·兵志四》:“鄉兵者……當是時, 河北 、 河東 有神鋭、忠勇、強壯, 河北 有忠順、強人, 陜西 有保毅、砦戶、強人、強人弓手。”《宋史·兵志四》:“當 仁宗 時,神鋭、忠勇、彊壯久廢,忠順、保毅僅有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