濫竽充數(shù) 濫:失實(shí)的,假的。不會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隊(duì)伍里充數(shù)。比喻無本領(lǐng)的冒充有本領(lǐng),次貨冒充好貨。
碌碌無為 平平庸庸,無所作為。
碌碌無能 碌碌:平庸、無能的。平平庸庸,沒有能力。
拔:超出;類:同類;萃:原為草叢生的樣子,引伸為聚集。超出同類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outstanding;be out of the common run] 品行、才干大大高出同類而拔尖
《孟子·公孫丑上》:“圣人之於民,亦類也。出於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 孔子 也。”拔,超出;類,同類;萃,原為草叢生的樣子,引申指同類叢聚。后以“出類拔萃”形容卓越出眾,不同一般。《三國志·蜀志·蔣琬傳》:“時(shí)新喪元帥,遠(yuǎn)近危悚。 琬 出類拔萃,處羣僚之右。”《紅樓夢》第四九回:“其中又見 林黛玉 是個(gè)出類拔萃的,便更與 黛玉 親敬異常。” 楊朔 《迎春詞》:“在那海一樣的人民當(dāng)中,到處都有出類拔萃的勞動英雄,這些英雄本身就是人民當(dāng)中開出的鮮艷花朵。”亦作“ 出羣拔萃 ”。 唐 韓愈 《與崔群書》:“誠知足下出羣拔萃,無謂僕何從而得之也。” 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杜少陵八》:“但當(dāng)以理為主,理得而辭順,文章自然出羣拔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