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寡言 沉默:不出聲;寡:少。不聲不響,很少說話。
緘口結舌 緘:封,閉;結舌:指不敢說話。閉口不說話。形容理屈詞窮說不出話來。也指懾于淫威不敢講話。
噤若寒蟬 噤:閉口不作聲。象深秋的蟬那樣一聲不吭。比喻因害怕有所顧慮而不敢說話。
守口如瓶 守口:緊閉著嘴不講話。閉口不談,象瓶口塞緊了一般。形容說話謹慎,嚴守秘密。
一言不發 一句話也不說。
緘口不言 緘:封閉。封住嘴巴,不開口說話。
啞口無言 啞口:象啞巴一樣。象啞巴一樣說不出話來。形容理屈詞窮的樣子。
張口結舌 結舌:舌頭不能轉動。張著嘴說不出話來。形容理屈詞窮,或因緊張害怕而發愣。
默不作聲 默:沉默。沉默不說一句話。
金人緘口
三緘其口 緘:封。在他嘴上貼了三張封條。形容說話謹慎。現在也用來形容不肯或不敢開口。
鉗口不言
鉗口結舌
若:好象;懸河:激流傾瀉。講起話來滔滔不絕,象瀑布不停地奔流傾瀉。形容能說會辨,說起來沒個完。
[speak with a flow of eloquence;talk volubly] 言談有若滔滔流水,源源不絕于口,形容口才敏捷,善于辯解
亦作“ 口如懸河 ”。亦作“ 口似懸河 ”。
說話象河水下瀉,滔滔不絕。形容能言善辯。語出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賞譽》:“ 王太尉 云:‘ 郭子玄 語議如懸河瀉水,注而不竭。’”《三國演義》第四五回:“假使 蘇秦 、 張儀 、 陸賈 、 酈生 復出,口似懸河,舌如利刃,安能動我心哉!”《金瓶梅詞話》第三三回:“﹝ 韓道國 ﹞但遇著人,或坐或立,口若懸河,滔滔不絶。”《警世通言·鈍秀才一朝交泰》:“ 德稱 口如懸河,賓主頗也得合。” 鄒韜奮 《患難馀生記》第一章:“他好像把法庭看作救亡運動演講大會,回答時侃侃而談,口若懸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