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命 1.受天之命。古帝王自稱受命于天以鞏固其統治。 2.泛指接受任務﹑命令。 3.特指受君主之命。 4.猶受教。 5.獲得生命。 6.授命,犧牲生命。
1.獻出生命。
2.猶拼命;效命。
3.接受天命。授,通"受"。
(1)
授命組閣
(2) [devote one's life to]∶貢獻生命
臨危授命
(1).獻出生命。《論語·憲問》:“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朱熹 集注:“授命,言不愛其生,持以與人也。” 晉 葛洪 《抱樸子·博喻》:“徇名者不以授命為難,重身者不以近欲累情。”《禮記·曲禮上》“臨難毋茍免” 唐 孔穎達 疏:“為人臣子,當致身授命以救之。” 清 王韜 《甕牖馀談·帥觀察死難》:“其姪 帥疇 與其記室 萬泰 ,亦同時授命。”
(2).猶拼命;效命。《國語·吳語》:“夫謀必素,見成事焉而后履之,不可以授命。” 韋昭 注:“授命,猶斗命。” 三國 魏 曹冏 《六代論》:“及諸 呂 擅權,圖危 劉氏 ,而天下所以不能傾動,百姓所以不易心者,徒以諸侯強大,磐石膠固, 東牟 朱虛 授命於內, 齊 、 代 、 吳 、 楚 作衛於外故也。”《晉書·宣帝紀》:“昔 趙高 極意, 秦 是以亡; 呂霍 早斷, 漢 祚永延。此乃陛下之殷鑒,臣授命之秋也。”
(3).接受天命。授,通“ 受 ”。 唐 元稹 《才識兼茂明于體用策》:“古之王者,授命君人,兢兢業業,承天順地,靡不思賢能以濟其理,求讜直以聞其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