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 重感情(多指重愛情):自作~。
有情 1.有情感。 2.有交情;有情義。 3.指男女間互相有愛戀之情。 4.有情致。 5.佛教語。梵語sattva的意譯。也譯為眾生。指人和一切有情識的動物。
1.薄情;負心。
決不學那負心薄幸之徒
(1).薄情;負心。 唐 杜牧 《遣懷》詩:“十年一覺 揚州 夢,贏得青樓薄倖名。”《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於是眾人聚觀者,無不流涕,都唾駡 李公子 負心薄倖。” 清 洪昇 《長生殿·慫合》:“從來薄倖男兒輩,多負了佳人意。” 郭沫若 《路畔的薔薇》:“這是可憐的少女受了薄倖的男子的欺紿?還是不幸的青年受了輕狂的婦人的玩弄呢?”
(2).舊時女子對所歡的昵稱。猶冤家。 宋 周紫芝 《謁金門》詞:“薄倖更無書一紙,畫樓愁獨倚。” 元 楊暹 《西游記》第十三出:“薄倖不來,獨倚雕花檻。”
(3).猶薄命。福分少。 宋 宋江 《念奴嬌》詞:“翠袖圍香,鮫綃籠玉,一笑千金值。神仙體態,薄倖如何銷得。” 元 馬致遠 《漢宮秋》第四折:“寶殿涼生,夜迢迢六宮人靜,對銀臺一點寒燈。枕席間,臨寢處,越顯的吾身薄倖。” 元 侯克中 《醉花陰》套曲:“第一才郎,俺行失信行;第二佳人,自古多薄倖。”
薄情;負心。《古今小說·金玉奴棒打薄情郎》:“如今再説一個夫棄妻的,一般是欺貧重富,背義忘恩,后來徒落得個薄幸之名,被人講論。”《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及至男人家喪了妻子,卻又憑他續弦再娶,置妾買婢,做出若干的勾當,把死的丟在腦后,不提起了,并沒人道他薄幸負心,做一場説話。” 清 沉復 《浮生六記·浪游記快》:“及 秀峰 歸,述及 喜兒 因余不往,幾尋短見。噫!‘半年一覺 揚 幫夢,贏得花船薄幸名’矣!”參見“ 薄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