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 ①提醒,使警惕。 ②對有錯誤或不正當行為的個人、團體、國家提出告誡,使認識所應負的責任。 ③對犯錯誤者的一種處分。
戒備
警戒 ①告誡人使注意改正錯誤。也作警誡。 ②軍隊為防備敵人的偵察和突然襲擊而采取保障措施:~哨ㄧ加強~。
警惕 對可能發(fā)生的危險情況或錯誤傾向保持敏銳的感覺:提高~,保衛(wèi)祖國。
警備 (軍隊)警戒防備:~森嚴。
鑒戒 可以使人警惕的事情:引為~。
警衛(wèi) ①用武裝力量實行警戒、保衛(wèi):~連 。 ②指執(zhí)行這種任務的人:門口有~把守。
警悟 ①警覺領悟:一番話使在座的人都有所警悟。 ②機警聰明:這孩子年紀雖小,卻警悟過人。
警醒 ①睡眠時易醒、睡不熟:他睡覺最~不過。 ②警戒醒悟:鑒往知來,值得我們~。也作警省。
對危險或情況變化的敏銳感覺:提高~ㄧ高度的~性。
(1)
引起警覺
(2) ∶警醒覺悟
警覺世人
(1).警醒覺悟;警醒發(fā)覺。《阿毘達磨俱舍論·分別根品二》:“作意謂能令心警覺,勝解謂能於境印可。” 明 朱有燉 《豹子和尚》:“跳過人家墻,有些人警覺了,番身又跳出墻來。” 毛澤東 《在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上的講話》:“因為犯了錯誤,他們可能有所警覺,以后不再犯這類錯誤。”
(2).警惕并感覺敏銳。 魯迅 《華蓋集·并非閑話》:“凡事無論大小,只要和自己有些相干,便不免格外警覺。” 巴金 《家》二九:“‘有人來了!’ 覺民 忽然警覺地說,拉著 覺慧 要走。” 魏巍 《東方》第四部第三章:“這 郭祥 在長期游擊戰(zhàn)爭的生活里,養(yǎng)成了一種異常警覺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