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軍 ①春秋時期大國對軍隊的合稱。有上、中、下三軍或左、中、右三軍,中軍為統帥。 ②《商君書·兵守》所稱三軍,即壯男為一軍,壯女為一軍,男女之老弱者為一軍。 ③《六韜·犬韜·戰車》所稱三軍,即車、步、騎三個兵種。 ④陸、海、空三軍的合稱。 ⑤軍隊的通稱。
1.謂不戰而以計謀使敵軍全部降伏。
2.保全軍隊的實力。
3.整個軍隊。
(1)
全軍指戰員
(2) ∶保全軍隊的實力
全軍而反,雄名大震。——《南史》
(1).謂不戰而以計謀使敵軍全部降伏。《孫子·謀攻》:“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 晉 袁宏 《后漢紀·靈帝紀下》:“ 嵩 曰:‘不然,善用兵者,全軍為上,破軍次之,百戰百勝不如不戰而屈人之兵也。’”
(2).保全軍隊的實力。《南史·檀道濟傳》:“ 道濟 雖不剋定 河 南,全軍而反,雄名大振。”
(3).整個軍隊。 唐 賈島 《贈李金州》詩:“泝流隨大旆,登岸見全軍。” 毛澤東 《論持久戰》:“在既定的客觀物質的基礎之上,抗日戰爭的指揮員就要發揮他們的威力,提挈全軍,去打倒那些民族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