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常 不正常;失去正常的樣子:行為失常|說話失常|精神失常。
變態 ①某些動物在個體發育過程中的形態變化,例如某些昆蟲(蚊、蠅等)經過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稱為完全變態;另外一些昆蟲(蟬、蝗蟲等)不經過蛹期直接變為成蟲,稱為不完全變態;還有一些昆蟲(虱、衣魚等)自卵孵化后的幼體,除體小、性未成熟外,其他形狀、習性與成蟲相似,稱為無變態。此外,蛙類經過蝌蚪變為成熟的蛙也叫變態。 ②某些植物因長期受環境影響而在根、莖、葉的構造上、形態上和生理機能上發生特殊變化的現象。如馬鈴薯的塊莖、仙人掌的針狀葉等。 ③指人的生理、心理的不正常狀態(跟‘常態’相對):~心理ㄧ~反應 。
異常 ①不同于平常:情況異常|異常的交往。 ②副詞。非常;特別:異常激動|異常興奮|照顧異常周到。
顛倒 1.上下﹑前后或次序倒置。 2.回旋翻轉;翻來覆去。 3.反反復覆;重復。 4.傾倒;跌倒。 5.傾覆;敗亡。 6.謂使傾覆﹑敗亡。 7.歪斜不正;傾側。 8.形容因愛慕﹑敬佩而入迷。 9.指使愛慕﹑敬佩。 10.錯亂;混亂。 11.指使錯亂﹐搞亂。 12.反倒,反而。 13.究竟;底細。 14.謂命運不好。
畸形 ①生物體某部分發育不正常:~發育。 ②泛指事物發展不正常,偏于某一方面:我國產業地區分布的~狀況正在改變。
跟正常的情況不同:天氣~ㄧ態度~ㄧ~現象ㄧ~心理。
(1)
今日的天氣有些反常
(2) [abnormal;perverse]∶偏離正常的
態度反常
跟常道相反;跟常情不同。《易·屯》:“十年乃字,反常也。”《后漢書·周章傳論》:“ 孔子 稱‘可與立,未可與權。’權也者,反常者也。” 唐 柳宗元 《非國語下·圍鼓》:“城之畔而歸己者有三:有逃暴而附德者,有力屈而愛死者,有反常以求利者。” 郭小川 《山中》詩:“冷漠、寂靜、安詳,一切都似乎是這樣怪誕和反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