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乎乎 1.見"熱呼呼"。
暖和和 暫無釋義
熱騰騰 1.熱氣蒸發貌。 2.形容場面熱鬧嘈雜。 3.形容心情激動。
1.亦作"熱哄哄"。
2.形容很熱。亦形容暖和,溫暖。
3.形容熱烈或感情激動。
4.熱鬧,引人注目。
5.形容權勢顯赫。
爐火很旺,屋里熱烘烘的
亦作“ 熱哄哄 ”。
1.形容很熱。亦形容暖和,溫暖。 元 秦簡夫 《趙禮讓肥》第二折:“走的我這口枯渴熱烘烘面皮上渾如火燎,走的我遍體汗濕淥淥渾如水澆。”《孽海花》第三三回:“夏天炙蒸已過,吹來的濕風,還是熱烘烘的。” 葉圣陶 《友誼》:“這時候屋里已經陰暗,可還是熱烘烘的。”
(2).形容熱烈或感情激動。《醒世恒言·徐老仆義憤成家》:“耳邊到説得熱哄哄,還不知本在何處,利在那里,便信以為真。”《花月痕》第四五回:“﹝ 荷生 ﹞次日進城,唱起凱歌,打起得勝鼓,鬧得一城人觀看,熱烘烘的擁擠。” 方紀 《老桑樹下的故事》:“人們都是熱哄哄的,只有 大腳三 還是啼哭不住。”
(3).熱鬧,引人注目。《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八回:“照例奏折內錯一個字,罰俸三個月,於是乎熱烘烘的一件大事,輕輕的被他弄的瓦解冰銷。”
(4).形容權勢顯赫。 梁啟超 《新羅馬》第三出:“你目下自然是熱烘烘尊榮安富,你將來總有日黑魆魆的罪惡貫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