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入死 原意是從出生到死去。后形容冒著生命危險,不顧個人安危。
赴湯蹈火 赴:走往;湯:熱水;蹈:踩。沸水敢蹚,烈火敢踏。比喻不避艱險,奮勇向前。
粉身碎骨 身體粉碎而死。比喻為了某種目的或遭到什么危險而喪失生命。
奮不顧身 奮勇向前,不考慮個人安危。
涂地:涂抹在地上。形容慘死。也形容竭盡忠誠,任何犧牲都在所不惜。
[be willing to repay a favour with extreme sacrifice;be ready to die the cruelest death] 原指慘死,后指做事不惜一切代價,乃至犧牲生命
與項羽戰 滎陽,爭 成皋之口,大戰七十,小戰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腦涂地,父子暴骨中野,不可勝數。——《史記·劉敬孫叔道列傳》
(武)常愿肝腦涂地。今得殺身自效,雖蒙斧鉞湯鑊,誠甘樂之?!?span id="hvzrjhl" class="shu">《漢書·蘇武傳》
亦作“ 肝膽涂地 ”。
1.形容戰亂中死亡慘烈。《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陛下﹞大戰七十,小戰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腦涂地,父子暴骨中野,不可勝數?!?span id="rfhtbrr" class="shu">《史記·淮陰侯列傳》:“今 楚 漢 分爭,使天下無罪之人肝膽涂地,父子暴骸骨於中野,不可勝數。” 漢 劉向 《說苑·善說》:“使食肉者一旦失計於廟堂之上,若臣等之藿食者寧得無肝膽涂地於中原之野?”《舊唐書·蕭遘傳》:“中原士庶,與賊血戰,肝腦涂地,十室九空?!?明 朱鼎 《玉鏡臺記·新亭流涕》:“想那日王師失利,金湯瓦解危,忍見生靈百萬,肝腦涂地?!?清 黃宗羲 《與康明府書》:“寧肯坐視宇下之小民肝腦涂地而不為之動心乎?”
(2).形容盡忠竭力,不惜一死。《韓詩外傳》卷七:“臣先殿上絶纓者也,當時宜以肝膽涂地,負日久矣?!?漢 劉向 《說苑·復恩》:“常愿肝腦涂地,用頸血湔敵久矣?!?唐 陳子昂 《為副大總管蘇將軍謝罪表》:“肝腦涂地,少答鴻私,不勝荷戴再生榮幸之至。”《宣和遺事》前集:“倘有憂危,臣等誓肝膽涂地,以報陛下恩德。”《三國演義》第八五回:“ 孔明 曰:‘臣雖肝腦涂地,安能報知遇之恩也!’”《水滸傳》第六七回:“上託兄長虎威,深感眾頭領之德,齊心併力,救拔賤體,肝膽涂地,難以報答?!?曹禺 等《膽劍篇》第五幕:“ 勾踐 今天縱然從命,只要大王心存疑慮, 勾踐 就是肝腦涂地,也難求得今后的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