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道 公正的道理:主持~ㄧ~自在人心。
公允 公平恰當(dāng):持論~。
公平 處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面:~合理ㄧ~交易ㄧ裁判~。
公正 公平正直,沒有偏私:為人~ㄧ~的評價(jià)。
平允 公平妥當(dāng):處事平允|命持法寬嚴(yán),務(wù)歸平允|處理糾紛時(shí),話要說得圓轉(zhuǎn)平允。
1.端正;平整。
2.公平正直。
3.猶言調(diào)整,調(diào)節(jié)。
(1)
他墁的磚又平正又密合
(2) ∶公平正直
(1).端正;平整。《后漢書·西域傳·大秦》:“其人民皆長大平正,有類中國,故謂之 大秦 。”《百喻經(jīng)·見他人涂舍喻》:“昔有一人,往至他舍,見他屋舍墻壁涂治,其地平正,清浄甚好。” 宋 陸游 《老學(xué)庵筆記》卷八:“自 唐 至本朝,中書門下出勑,其勑字皆平正渾厚。”《紅樓夢》第一○三回:“ 薛姨媽 便道:‘……如今把媳婦權(quán)放平正,好等官來相驗(yàn)。’” 張?zhí)煲?《兒女們》:“他那年遇著龍風(fēng)吹歪了臉,拿桃葉和頭發(fā)什么的診好了,可是臉子還有點(diǎn)不平正,左邊還常常抽痙。”
(2).公平正直。 漢 晁錯(cuò) 《舉賢良對策》:“立法若此,可謂平正之吏矣。”《后漢書·鄭太傳》:“今明公秉國平正,討滅宦豎,忠義克立。”
(3).猶言調(diào)整,調(diào)節(jié)。《周禮·地官·肆長》:“陳其貨賄,名相近者,相遠(yuǎn)也;實(shí)相近者,相爾也,而平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