顫動 1.抖動;振動。
顫抖 1.顫動,發抖。
哆嗦 發抖:冷得直哆嗦。
震動 1.震驚﹐驚動。 2.受到外力影響而顫動。 3.比喻盛怒﹔威嚴。 4.轟動﹔激動。
發抖 由于害怕、生氣或受到寒冷等原因而身體顫動:嚇得~ㄧ凍得渾身~。
恐懼 懼怕:~不安。
顫栗 1.亦作"顫栗"。 2.發抖;哆嗦。
寒戰 寒噤:一陣冷風吹來,她禁不住打了個~。也作寒顫。
驚怖 1.驚恐。 2.指使驚恐。 3.指驚恐的心理。
戰抖 1.顫抖。
打顫;發抖:聞變相顧戰栗失色|鄉民解衣裸體,傴僂戰栗。
[tremble; shiver] 戰抖
竭力克制因過分激動而引起的戰栗
亦作“ 戰慄 ”。因恐懼、寒冷或激動而顫抖。《論語·八佾》:“使民戰栗。” 朱熹 集注:“戰栗,恐懼貌。”《戰國策·楚策四》:“ 襄王 聞之,顏色變作,身體戰慄。”《資治通鑒·隋文帝仁壽四年》:“ 陳夫人 與后宮聞變,相顧戰栗失色。” 清 黃鈞宰 《金壺浪墨·趙芥堂》:“時天寒風雪交作,鄉民解衣裸體,傴僂戰慄。” 楊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六章:“她狠命地咬著自己的嘴唇,也竭力克制著因過于激動而引起的戰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