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式 1.式樣,形式。 2.指文藝作品的體裁。如詩歌﹑小說﹑散文﹑戲劇等。
形式 見“內容與形式”(111頁)。
形狀 ①物體通過面或線條組合而呈現的外表:葫蘆峪因兩山中間像葫蘆而得名。 ②行為;樣子:寄言紈褲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
樣子 1.供人效法﹑模仿的榜樣和式樣。 2.情形,形勢。 3.人的模樣或神情。 4.事物所呈現的景象,狀態。 5.形狀。 6.表示約略情況。
狀態 ①情況;狀況:心理狀態不佳|處于癱瘓狀態。 ②物質系統所處的狀況,對不同的物質運動形式,可用不同的一組物理量來描述相應物質系統的狀態。如質點作機械運動時,可用質點的位置、動量等來描述其機械運動狀態;由一定質量理想氣體組成的系統,可用溫度、壓強、體積等來描述其熱學狀態。狀態也指物質的各種聚集態,如固態、液態、氣態等。
1.形狀神態;形狀姿態。
2.指事物在一定條件下的表現形式。
[form;shape;pattern] 事物的形式與狀態
(1).形狀神態;形狀姿態。 唐 張彥遠 《歷代名畫記·唐朝上》:“ 馮紹正 開元 中任少府監,八年為戶部侍郎。尤善鷹鶻雞雉,盡其形態,觜眼腳爪毛彩俱妙。” 巴金 《家》二十:“還有山、石壁、桃樹、柳樹,各有各的顏色和形態。”
(2).指事物在一定條件下的表現形式。 毛澤東 《學習和時局》一:“過去的宗派現在已經沒有了。目前剩下的,只是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思想形態的殘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