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量力 量:估量。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過高地估計自己的實力。
量入為出 量:計量。根據收入的多少來定開支的限度。
實事求是 指從實際對象出發,探求事物的內部聯系及其發展的規律性,認識事物的本質。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實際情況辦事。
螳臂當車 當:阻擋。螳螂舉起前肢企圖阻擋車子前進。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敗。
量:估量;行:行事。按照自己力量的大小去做,不要勉強。
[act according to one’s capability; do what one is capable to] 按照自己能力大小去做事
朕當量力而行,然定可否。——唐· 吳兢《開元升平源》
估計自己力量的大小去做事。《左傳·昭公十五年》:“力能則進,否則退,量力而行。” 唐 吳兢 《開元升平源》:“公跪奏:‘臣適奉作弼之詔不謝者,欲以十事上獻,有不可行,臣不敢奉詔。’上曰:‘悉數之,朕當量力而行,然后定可否。’” 葉圣陶 《英文教授》:“各位同學呢,大家量力而行,能捐多少就捐多少。”亦作“ 量力而為 ”。《云笈七籤》卷一○三:“法物所須,各以差降,士民之類,可量力而為之。”《羊城晚報》1991.2.1:“ 佛岡 遍地皆寶,但開發本地資源須量力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