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折 ①彎曲:這條山路曲折得很。 ②錯綜復雜;錯綜復雜的情節:情節曲折|其中曲折一時也說不清楚。
輾轉 ①翻來覆去,不能安定:輾轉不能成寐。也指反覆不定:輾轉思維。 ②遷移不定:輾轉他鄉|輾轉不可見。也指經過多次轉換,不直接:輾轉托人才買到了這些藥。
①繞圈子,不是正面直接:迂回曲折。
②進攻的軍隊向敵后方實施機動的作戰行動。準確掌握敵情,正確選擇迂回方向和路線,周密的組織協同是迂回的基礎。
[tortuous;circuit;indirect;roundabout] 曲折回旋的;環繞的
迂回曲折
見“ 迂回 ”。
亦作“ 迂迴 ”。
1.曲折回旋。 南朝 宋 謝靈運 《山居賦》“緜聯邪亙,側直齊平”注:“迂回處謂之邪亙,平正處謂之側直。”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四》:“又南出一里至天井,井裁容人,穴空迂迴,頓曲而上,可高六丈餘。”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四》:“木蘭伐官木者,遙見對山有數虎,懸崖削壁,非迂迴數里不能至。” 劉白羽 《長江三日》:“船常常在很狹窄的兩面航標之間迂回前進,順流駛下。”
(2).不直捷;牽強。《南齊書·文學傳論》:“一則啟心閑繹,託辭華曠,雖存巧綺,終致迂回。” 金 王若虛 《論語辨惑三》:“其義迂回,皆不足取。” 清 俞樾 《茶香室叢鈔·為人后者不入》:“ 鄭 注亦迂迴難通。”
(3).指繞向敵側或敵后進攻敵人。 郭澄清 《大刀記》第十章:“等我們進村后,你們分成兩股向村邊迂回。” 楊朔 《百花山》:“這支小部隊一路往前鉆,時而迂回,時而包圍……把敵人從潛伏的角落里掏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