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亡 因?yàn)?zāi)害或政治原因而被迫離開(kāi)家鄉(xiāng)或祖國(guó):~海外ㄧ~政-府。
逃亡 1.逃走流亡。 2.指逃亡的人。
避難 躲避災(zāi)難或迫害:~所。
遁跡 〈書(shū)〉逃避人世;隱居:~潛形 ㄧ~空門(出家)。
隱跡 1.見(jiàn)"隱跡"。
亡命 ①逃亡:亡命出國(guó)。 ②舍命而不顧后果:亡命之徒。
1.出逃;逃亡。
[leave one's country as a political refugee] 出走,逃亡
果以富得罪出亡。——司馬光《訓(xùn)儉示康》
出逃;逃亡。《墨子·非命上》:“君有難則不死,出亡則不送,此上之所罰,百姓之所非毀也。”《史記·伍子胥列傳》:“ 昭王 出亡,入 云夢(mèng) 。”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河水四》:“ 晉 公子 重耳 出亡,及 柏谷 ,卜適 齊 。” 宋 蘇軾 《莊子祠堂記》:“ 楚 公子微服出亡,而門者難之。” 清 顧炎武 《菰中隨筆》:“竊意 建文 既出亡四十載,幸以無(wú)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