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長地久 跟天和地存在的時(shí)間那樣長。形容時(shí)間悠久。也形容永遠(yuǎn)不變(多指愛情)。
象山一樣高聳,如水一般長流。原比喻人的風(fēng)范或聲譽(yù)象高山一樣永遠(yuǎn)存在。后比喻恩德深厚。
[noble and far-reaching;last forever as the high mountains and long rivers] 像山一樣高聳,像水一樣流長。比喻人品德高尚,聲譽(yù)流傳久遠(yuǎn),也比喻恩德、情誼深厚
(1).猶山川阻隔。 唐 劉禹錫 《望賦》:“ 龍門 不見兮,云霧蒼蒼;喬木何許兮,山高水長。”
(2).形容品格高潔,流傳久遠(yuǎn)。 宋 范仲淹 《桐廬郡嚴(yán)先生祠堂記》:“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fēng),山高水長。” 明 高啟 《送徐先生歸嚴(yán)陵序》:“嘗游其耕釣之處,山高水長,想瞻遺風(fēng)。” 明 夏完淳 《大哀賦》:“美人則紫臺黃土,英雄則白草青霜……禮魂兮春蘭秋菊,弔古兮山高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