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防 1.防水堤。 2.防備。
貫注 ①(精神、精力)集中:把精力~在工作上丨他會神~地聽著。 ②(語意、語氣)連貫;貫穿:這兩句是一氣~下來的。
留心 注意:~聽講ㄧ參觀的時候他很~,不放過每一件展品。
留神 注意;小心(多指防備危險或錯誤):留點兒神,可別上當 ㄧ車輛很多,過馬路要~。
防備 做好準備以應付攻擊或避免受害:~敵人突然襲擊ㄧ路上很滑,走路要小心,~跌倒。
細心 用心仔細、縝密:細心觀察|細心體會。
詳細 1.細節﹔詳情。 2.周密完備。
當心 1.謂與心胸齊平。 2.指正當心臟的地方;胸部的正中。 3.泛指正中間。 4.留心;留意。 5.指關心。
細致 ①細密精致:筆法細致|紋理細致|細致的象牙雕刻。 ②精細周密:做事細致|工作作風十分細致。
謹慎 對外界事物或自己的言行密切注意,以免發生不利或不幸的事情:小心~。
注意 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伴隨著感知覺、記憶、思維、想像等心理過程的一種共同的心理特征。有指向性和集中性的特點。指向性表現為對出現在同一時間的許多刺激的選擇;集中性表現為對干擾刺激的抑制。它的產生及其范圍和持續時間取決于外部刺激的特點和人的主觀因素。
認真 ①態度謹嚴不馬虎:認真對待|學習認真。 ②當真;信以為真:一句玩笑話,何必認真?
注重 看重:注重真才實學。
留意 注意;小心:路面很滑,一不~,就會摔跤。
用心 ①專心;盡心: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用心學習|工作很用心。 ②存心;居心:別有用心|用心叵測|用心險毒。
把穩 1.把持穩妥;穩當可靠。
小心 1.畏忌;顧慮。 2.謹慎;留神。 3.恭順。 4.胸襟狹隘。 5.佛教語。謂凡俗之心。
著重 副詞。表示動作的重點方面:小說著重刻畫了主人公的忘我精神|現在著重說明下面三個問題。
提神 1.振奮精神。 2.猶留神。
詳盡 詳細全面,沒有遺漏:敘述詳盡|有詳盡的記載。
周密 ①細致周到:考慮得十分周密。 ②周密(1232-1298)。南宋文學家。字公謹,號草窗、蘋洲,原籍濟南,后為吳興(今屬浙江)人。曾任義烏縣令,宋亡后不出仕。有《武林舊事》、《齊東野語》等筆記,是宋野史中的重要資料。又有詞集《蘋洲漁笛譜》、《草窗詞》,并編有南宋詞選本《絕妙好詞》。
周詳 1.周到詳盡。
詳明 1.詳細明白。 2.審慎明敏。 3.審察明白。
①細心:仔細檢查。
②小心;當心:那里危險,你可要仔細。
(1) [careful;attentive]∶當心;細心
路很滑,仔細點兒
(2) [frugal;economical] 〈方〉∶節儉的;不浪費的
日子過得仔細
(1).細心。 唐 杜甫 《九日藍田崔氏莊》詩:“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 元 張養浩 《十二月兼堯民歌》曲:“泉聲響時仔細聽,轉覺柴門靜。”《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只見簾內走出一個女人來, 少卿 仔細一看,正是 鳳翔 焦文姬 。” 巴金 《秋》三:“不過人若仔細看她的面貌,還可以看出眼角眼尖隱藏著一個寂寞少女的哀愁。”
(2).詳細;清晰。 元 耶律楚材 《過天山周敬之席上和人韻》:“天涯幸遇知心士,仔細論文共一樽。”《水滸傳》第一一四回:“﹝ 宋江 ﹞回過臉來這邊,又見三四個,都是鮮血滿身,看不仔細。”
(3).猶言底細。詳細情形。《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 郭立 道:‘也不知他仔細。只見他在那里住地,依舊掛招牌做生活。’”《武王伐紂平話》卷上:“更無一人告與太子,太子不知仔細,方免娘娘之憂也。”
(4).謂精打細算,節儉。《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 滿生 是個少年孟浪不肯仔細的人,只道尋著熟人,財物廣有;不想托了個空,身邊盤纏早已罄盡。”如:日子過得仔細。
(5).小心,當心,留神。 元 劉唐卿 《降桑椹》第二折:“哥也看仔細些,莫要掉將下來!”《西游記》第六六回:“那妖精又解搭包兒。 行者 又叫:‘列位仔細!’太子并眾等不知‘仔細’之意。那怪滑的一聲,把四大將與太子,一搭包又裝將進去。”《紅樓夢》第六回:“碰壞一點兒,你可仔細你的皮!” 魯迅 《故事新編·理水》:“做官有什么好處,仔細象你的老子,做到充軍,還掉在池子里變大忘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