謾罵 1.隨意亂罵。謾﹐通"漫"。
叱罵 1.斥罵;責罵。
咒罵 用惡毒的話罵人:恐嚇咒罵都不解決問題。
唾罵 1.鄙棄辱罵。
口角 暫無釋義
詬誶 1.辱罵。
口舌 ①因說話而引起的誤會或糾紛:~是非。 ②指勸說、爭辯、交涉時說的話:指導員費了很多的~,才說服他躺下來休息。
是非 1.對的和錯的;正確與錯誤。 2.指辨別是非。 3.褒貶;評論。 4.指是非的標準。 5.糾紛;口舌。 6.指錯事。
詛咒 原指祈求鬼神降禍于所恨之人,后泛指咒罵:否則厥口詛咒|她要詛咒這不平的世道。
詈罵 1.罵﹐用惡語侮辱人。
污辱謾罵:恐嚇和辱罵是不能退卻一個真正共-產-黨員堅持真理的信念的。
用粗暴的語言謾罵
污辱謾罵。 唐 韓愈 《為河南令上留守鄭相公啟》:“人有告人辱駡其妹與妻,為其長者,得不追而問之乎?” 宋 司馬光 《駕部員外郎司馬府君墓志銘》:“子孫僕役有過,徐訓諭之,不輕辱駡。” 魯迅 《南腔北調集·辱罵和恐嚇決不是戰斗》:“自然, 中國 歷來的文壇上,常見的是誣陷,造謠,恐嚇,辱罵,翻一翻大部的歷史,就往往可以遇見這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