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篆 1.漢字書體的一種。相傳周宣王時史籀所作﹐故亦名籀文或籀書。秦時稱為大篆﹐與小篆相區別。
1.我國古代書體的一種。也叫"籀書"﹑"大篆"。因著錄于《史籀篇》而得名。字體多重疊。春秋﹑戰國間通行于秦國。與篆文近似。今存石鼓文即這種字體的代表。
《史籀篇》而得名
古代大篆字的字體。因著錄于我國古代書體的一種。也叫“籀書”、“大篆”。因著錄于《史籀篇》而得名。字體多重迭。 春秋 、 戰國 間通行于 秦國 。與篆文近似。今存石鼓文即這種字體的代表。《法書要錄》卷七載 唐 張懷瓘 《書斷上·籀文》:“案籀文者, 周 太史 史籀 之所作也。與古文大篆小異,后人以名稱書,謂之籀文。” 王國維 《戰國時秦用籀文六國用古文說》:“是 秦 之小篆本出大篆,而《蒼頡》三篇未出,大篆未省改以前,所謂 秦 文,即籀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