斡旋 ①扭轉:大鈞播群物,斡旋不作難。引申為調解爭端:多虧他從中斡旋,否則很難收場。 ②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的方式之一。指第三者為幫助發生爭端的當事國和解,促使他們直接談判而進行的活動。與調停不同,斡旋者不直接參加談判,但可提出建議供參考。斡旋者可以是某個國家,也可以是聯合國等國際組織。
調解 通過說服教育和勸導協商,在查明事實、分清是非和雙方自愿的基礎上達成協議,解決糾紛。在我國,有四種不同性質的調解:(1)法院調解,即在人民法院主持下進行的調解。(2)行政調解,即在國家行政機關主持下進行的調解。(3)仲裁庭調解,即在仲裁庭主持下進行的調解。(4)群眾調解,即在人民調解委員會主持下進行的調解。不同于和解。
補救 彌補,挽回:事已至此,快想個補救的法子。
調停 ①使雙方糾紛消除;使雙方爭執停息:調停糾紛|居中調停。 ②又稱“調解”。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的方式之一。指由第三者幫助發生爭端的當事國舉行和平談判的活動。與斡旋不同,調停是調停者直接參加或主持談判,并可提出解決爭端的建議和條件。調停者可以是第三國,也可以是聯合國等國際組織。
拯救 1.挽救;救濟。
搶救 1.在危急情況下突擊救護。
挽救 盡力補救,使之脫離危險的境地:挽救國家|全力挽救病人的生命是醫生的天職。
解救 使脫離危險或困難:~危難ㄧ~受災的同胞。
挽回 1.扭轉。謂使已成的不利局面好轉或恢復原狀。
調處 1.均衡地安置。 2.調停處置。
排解 1.排除危難;調解糾紛。 2.寬慰;排遣。 3.解釋;解脫。
1.挽回。
2.調停,斡旋。
(1).挽回。《明史·黃道周傳》:“且陛下豈有積恨 道周 ,萬一圣意轉圜,而臣已論定,悔之何及?!?魯迅 《書信集·致許壽裳》:“北新以文字獲大咎,頗多損失,但日來似大有轉圜之望?!?br/>
(2).調停,斡旋。 清 魏源 《道光洋艘征撫記上》:“ 義律 遂託 澳門 西人,代為轉圜,愿將躉船奸商,盡遣回國?!?錢鍾書 《圍城》四:“我講得對不對?這時候要有個第三者,出來轉圜。” 徐遲 《牡丹》:“當場有一個善于轉圜的水電公司總經理出來打圓場,幾句笑話轉換了話題?!?br/>
(1).轉動圓形器物。常用以代指便易迅速之事。《漢書·梅福傳》:“昔 高祖 納善若不及,從諫若轉圜?!?span id="2uae0wa" class="shu">《晉書·劉毅諸葛長民等傳論》:“建大功若轉圜,翦羣兇如拉朽?!?宋 司馬光 《又和并寄楊樂道》:“圣主樂忠諫,曲從如轉圜?!?br/>
(2).借指順易。 清 顧炎武 《答徐甥公肅書》:“下多折檻之陳,上有轉圜之聽?!?br/>